汽轮机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如何 

来源:汽轮机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01:54:44

谢谢您的邀请!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办学有60多年历史,1958年招收首届“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校,1959年招收“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校。 2000年原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工程学院,同年招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第一批本科班。 学院以“能源电力、节能减排”为学科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着力为实现能源电力国家战略培养专业人才和科技支撑。 目前,学院为电力教育协会动力系学科教委常委单位、计算机模拟机学会常委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核工程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教育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单位、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和江苏省锅炉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感谢您的

汽轮机技术小论文,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如何?

邀请!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办学有60多年历史,1958年招收首届“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校,1959年招收“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校。 2000年原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工程学院,同年招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第一批本科班。 学院以“能源电力、节能减排”为学科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着力为实现能源电力国家战略培养专业人才和科技支撑。 目前,学院为电力教育协会动力系学科教委常委单位、计算机模拟机学会常委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核工程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教育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单位、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和江苏省锅炉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大专业。 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能源电力行业需要另设热电厂集中运行、生产过程自动化、制冷与空调工程三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全日制本科学生1900多人。 学院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与“制造2025”七大领域、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 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或品牌特色专业,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11人,其中专职教师8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2.4%,博士学位教师占64.7%。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部级荣誉和人才项目人选10多人。 拥有“新能源发电与利用”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获得江苏省首批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 20多位教师有在国外知名高校留学或上门进修的经历。

教学级:学院形成了以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核心,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团队。 近年来,编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教学研究等各类奖励的国家级、省部级计划教材和统编教材30余份,获得省部级精品和优秀教材20余份; 获得了多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成果奖,包括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省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和国际合作特色项目50多项的国家级教育成果奖。

科研与专业建设:学院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系是南京工程学院的重点支撑学科,下设“新能源发电与利用”电工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服务能源电力与暖通空调行业开展科研。 1991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热能工程2005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牌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考试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2年进入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成为学校传统优势重点建设专业。 2014年核工程与核技术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培养点。 不断加强建设,以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为支撑学科,拓展了交叉学科方向,形成了该领域特有的学科优势和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项目约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约20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5000多万元,承担电厂技术培训项目约10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

人才培养: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能源电力行业的运营背景,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人才培养坚持能源动力和暖通行业的需要,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电力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各专业毕业生累计14000人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遍布全国,在能源电力、核工业和建筑节能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学院建立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江苏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新能源发电与利用”电工学领域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以及与欧美高校建立了良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为毕业生持续深造提供了直通车。 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动力机械、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上一篇:恒泰艾普董秘:新锦化机具备尖端的离心透平技
下一篇:汽轮机技术论文综述(汽轮机方面的论文10000字)